海南游之天涯海角风景区
天涯海角是三亚最富代表性的景点,有首歌唱到: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海南岛上春风暖,好花叫你喜心怀。
天涯海角这片海域遍布造型各异的巨石。
特别是刻有天涯和海角的两块巨岩,极其出名,往往被人认为是陆地的最南端、天之尽头。其实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地方被称为天涯海角,一个在山东威海,有被秦始皇称为天之尽土的天涯海角;另一个在海南。海南的天涯海角在汉朝时被中原人发现、在唐朝才被民间定名,比山东的晚很多。另外,宋元时钦州有“天涯亭”,合浦廉州有“海角亭”。
这里被称为“天涯海角”,不一定古代真的以为它就是“天之涯、海之角”。而是在我国古代,海南岛是流放犯人的地方,充军到这里的人要历尽跋涉之苦,到达这里九死一生。“一去一万里,千至千不返,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从这种心情出发,人们把崖州之滨视为“天涯海角”。
镌刻着“天涯”二字的立石,是雍正年间崖州知州程哲所刻。在它的右侧,卧石上刻有“海角”二字,据考证是坚守琼崖抗日的国民党王毅将军1939年所刻。在这两块大石左侧的高大石头上,刻有“南天一柱”四个大字,清宣统元年(1909)崖州知州范云梯题刻。
不过从史实来看,“海判南天石“才是最具价值的。清代康熙年间,开展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测绘活动。康熙53年(1714年)钦差钦天监五官正苗受、理藩院绰尔代、法国耶稣会士汤尚贤,在此剖立“海判南天”石刻,剖开石面一面指示冬至正午太阳高度,“海判南天”石面指示北极高度。“海判南天”的北极高度为18度13分,每年冬至之日正午可见太阳高度与石面重合的景象。四字的具体含义尚有争议,我大致理解:”海“指中国南海,”判“是分的意思,”海判南天“就是划分南海和南天的天地分界线。这也是天涯海角区域最早的摩崖石刻,也是第一次由经纬度测量的《皇舆全览图》留下的唯一大地测量标志。
这里还有始建于北宋的怀远亭,2021年重建。
虽然从地图上看,这里并不是精确的海南岛之陆地最南端,但站在礁石兀立的海边,天地辽远之感油然而生。
凉亭、仙人掌、椰树、三角梅,给荒凉的沙滩增添了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