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信阳属于哪个省份(为什么说信阳是“最不河南”的河南城市)

中国叫“申城”的城市有两个,一个是明星城市上海,另一个,就是地处中原的河南信阳。虽然两城简称同宗同源,且信阳以“申”命名比上海早了几百年,但仍改变不了如今两个城市的云泥之别,就像一直以来信阳从未站在历史C位的命运一样。

河南行政区划 来源:地图窝

颠沛流离的历史配角

信阳地处河南最南端,南临湖北、东接安徽,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称。这个称谓天秤座的纠结气质如此浓厚,首先是因为淮河穿城而过带给它的南方气质。不会说中原方言、爱米饭胜过馒头、丘陵之上梯田密布,怎么看都不像大家印象中的那个爱喝胡辣汤的“糙汉”河南。但是拥有万顷良田的老大“地主”,家里就是出了这么个“清秀姑娘”。

信阳混搭气质由来,还得从它颠沛的身世说起。

作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河南几乎每座城市的土地都能向下挖出5000年的文明史,但这并不代表着所有城市都能像洛阳、开封、安阳、郑州一样享有一朝都城的荣耀,信阳就是如此。信阳离权力中心最近的一次,当属西周末年主导的那场权力更迭。

周朝后期,信阳为申国所在地,这也是信阳被称为“申”的最初由来。周幽王时,申侯之女称王后,生子宜臼,为太子。后来周幽王专宠褒姒,废掉了王后和太子。作为外戚的申侯决定铤而走险“匡正国本”,联合缯国、西夷和犬戎起兵讨周,杀周幽王于骊山下。后宜臼即位,是为周平王。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申国立下拥立之功。

但是不惜背上“弑君”嫌疑的申国等来的却是东周的礼崩乐坏和春秋战国的战乱纷争,申国很快被灭。之后建制不断更迭、属地几经易主、名称也屡次变换。先由申国变成义阳,宋时为避赵光义名讳改为信阳并沿用至今。又因其地处兵家必经之地,所以虽未曾待在权力中心,却从未逃脱“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的命运。

来源:Google earth 地图编辑:搜狐城市

在今天,信阳西南部到湖北有三条公路,一是最西边的S224、中间的G107、最东边的G4。而三条交通通道所在地,正好对应着军事史上著名的“义阳三关”平靖关、武胜关、九里关。文学影视作品中常用的几省通衢、坐北控南、西镇东逼、犄角之势啥的宏大词汇,说白了就是区域间的必经通道罢了。义阳三关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

河南和湖北两地想要走动联络,尤其信阳和孝感之间,必经此三关。只要三关一堵,交通立断。甚至从南阳到孝感的随枣通道,也隐隐在三关威胁之下。经此通道可南下长江,控武汉、长江,江南再无险可守。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所以天下争雄时,信阳不得不在南北政权之间易主。三国时曹丕置义阳郡,属荆州,信阳归北方政权。南北朝时,今信阳地区分别属于南朝的宋、齐、梁,之后又归属北方的北齐。即使是在统一的中央政权统辖时期,信阳也遭遇了明末被李自成屠城的命运。

颠沛流离的信阳虽几经易主,但历代皆属江淮系统内,直到元朝打破沿山川形胜设置行政区划的传统,信阳被划归河南。从此“义阳三关”归河南,武汉乃至整个江南的西北命门,交由河南统辖。这一设置,承袭至今。

如今兵藏武库,马放南山。“义阳三关”早已无战时之用,而武胜关下的李家寨镇栽培出的板栗则畅销全国,全国最大的板栗加工企业也在此建立。除板栗外,义阳三关还盛产另一样为世人熟知的作物——信阳毛尖。

淮河穿城而过 来源:Google earth 地图编辑:搜狐城市

三省通衢的身份困惑

据考证,信阳地区种茶的历史超过了2300年。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称,“淮南(茶):以光州(今信阳潢川县、光山县、商城县一带)上,义阳郡、舒州次……”,后世的苏轼、沈括等也不吝溢美之词。口感极佳加上大V加持,信阳茶叶早就名满天下。但信阳毛尖的起源却是在光绪年间。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信阳毛尖已然成为信阳的经济支柱和形象大使。到2019年4月,信阳茶园面积达212.5万亩,茶叶年产值达112.4亿元,居2019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三,仅次于西湖龙井和普洱。茶叶和茶叶经济,信阳在河南可是独一份。

幸亏有信阳毛尖,才让信阳在中华大地不至于完全籍籍无名。到底是什么样的一方土地,才能孕育出这样一杯好茶?

图:地道风物、耿辰光

信阳西望桐柏山、南望大别山,山地占了全市面积的36.9%,中部丘陵又占了38.5%。加上秦岭淮河线的眷顾,江南水乡河渠纵横,塘堰密布,水田如网的元素在这里一并集齐。如果是盲猜,你绝对不会想到这是河南。可见信阳“北国江南”绝非浪得虚名。而“江南”的土地上生长的,除了茶叶,自然还有稻米。

众所周知,河南是我国小麦的重要产区,中国粮仓之一。馒头、烩面、面叶等各种花式面食构成了多数河南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吃面”也成为了外界给河南人贴上的标签。而信阳作为“北国江南”就要有“江南”的样子,米饭作为主食便是重要体现。

2018年,信阳稻谷播种面积484.68千公顷,其它省辖市加起来为133.41千公顷,不到信阳一市的三分之一。2018年信阳稻谷产量403.09万吨,其余各县市总和为98.32万吨,不到信阳的四分之一。但你要因此认为信阳人不吃面、不会吃面,那你就错了。

信阳热干面

在信阳的众多特色美食中,信阳热干面是一绝。是的,你没有猜错,信阳热干面的确源于武汉,但是信阳人以及其它地区的河南人一眼就能看出信阳热干面和武汉热干面的区别。除了热干面通用的面条、麻油、芝麻酱外,信阳热干面中的千张、豆芽、香菜、荆芥等河南特色是武汉热干面中没有的,特别是信阳特产的富清鲜辣味粉则是信阳热干面的精髓。

信阳地区各路文化碰撞不仅表现在美食上,方言的差异体现更为突出,也更能给信阳人民带来身份认同的困惑。

如前文所述,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到河南后“三杀河南,九诛光州(今信阳一带)”,信阳人口剧减。清建立后,政府迁江西等地百姓入信阳。同一时期,“湖广填四川”也在进行。之后,赣语和客家话开始在信阳地区流通,经过同鄂豫皖三省方言的交流发展,信阳地区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方言,学名叫中原官话信蚌片。

很多地区的河南人平翘舌不分,但是信阳,特别是信阳息县和淮滨等地古泥、来母,就是我们说的n、l不分。把“老奶奶”说成“老lâilâi”,“脑袋”说成“老袋”是常有的事,这一点倒是和湖北人很像。当河南人说“弄啥嘞”的时候,信阳人说“嘎子(音)”;当河南人说“大大(大伯)”的时候,信阳人说“老爹”;当河南人说“乖乖勒”的时候,信阳人……信阳人没有这个感叹词。

出门在外不能和河南老乡用方言交流,又不被外地人当作南方人的时候,大概是信阳人最孤独的时候。

离郑州太远 离武汉太近

“江苏合肥”、“安徽南京”,大抵多省交界之地总会遭到身份归属的调侃,但是调侃归调侃,信阳经济的发展还是得纳入河南经济发展体系的。

截至2018年,信阳常住人口647.41万人,全省第七,面积18925平方公里,全省第二。而2018年信阳生产总值2387.8亿元,全省18个省辖市中排名第9;人均GDP为36951元,排省辖市第14;城镇化率47.55%,低于全省的51.71%。信阳,和商丘、周口、驻马店被民间并成为“豫东南塌陷区”,如此地域黑的称号显示了信阳经济发展的尴尬地位。

如前所述,河南是农业大省,而信阳则是河南的农业大市。2018年,信阳耕地面积850.16千公顷,排省辖市第四,2018年第一产业比例高达18.7%,以往年份一直在20%以上。农业的附加值如此之低,光靠板栗和茶叶也很难支撑啊。

来源:Google earth 地图编辑:搜狐城市

于是,外出谋生成为信阳人的普遍选择。2018年,信阳外出的人当中超过七成选择了离开河南。同时武汉的一组数据告诉我们,流入武汉的外省人中,信阳居首。信阳,离武汉太近。

2018年底,郑州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整个河南省欢欣鼓舞。信阳抬眼一看,郑州半小时经济圈最南到达平顶山,要到信阳,还隔着一个驻马店。信阳,又离郑州太远。

在武汉强虹吸和郑州弱辐射的作用下,信阳的未来,还有很多路要走。

信阳之于河南有很多例外,但它见惯兴衰之后形成的坚韧气质和中原一脉相承。信阳是没有站在过权力之巅,但这片孕育出春申君黄歇、司马光、邓颖超、涂又光、许世友等人的土地也昭示着它的生生不息。我们期待,信阳这座“最不河南”的河南城市能带来更多不一样的精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