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姓氏起源和来历(历史上的季氏是如何发展的?)
季孙氏由于采用了征税制,势力发展很快。
过了25 年,公元前 537 年三家四分公室时,季氏独取四分之二,其他两家各得一份,此后三家都采用了征税制。二是减轻剥削,招收隐民。 《左传》襄公十一年载鲁作三军,“季氏使其乘之人以其役邑入者无征,不入者倍征”的办法扩大自己的封建依附人口。 《左传》昭公十三年载季氏和南蒯斗争时,对费人 “寒者衣之,饥者食之,为之令主而共其困之,费来如归”。这样,逃归季氏的人愈来愈多。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载鲁昭公要攻季氏时,子家子说: “政自之出久矣,隐民多取食焉!为之徒者众矣。”这里的“隐民”和 “徒”就是季氏招徕的封建依附民。由于这些原因,所以季氏招收的封建依附者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大。三是建立和扩大私家武装,季氏有私家武装 “甲七千”,比鲁国公室的力量还要强。
由于这些原因,季氏长期把持鲁国政权。鲁昭公企图消除三家势力,结果反被三家赶出国外,想依靠齐、晋两国势力回国执政,两国不愿帮忙,鲁昭公不得不客死他乡。季氏在发展过程中是很能艰苦奋斗的。 《国语 ·鲁语》载: “季文子相宣 (公)、成 (公),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 (国家的光荣)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 ……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 (国之光荣),不闻以妾与马。”鲁昭公为消灭三桓向齐求援失败,又向晋求援,晋国执政者赵鞅 (赵简子)说: “季氏甚得其民,淮夷与之;有十年之备,有齐、楚之援;有天之赞,有民之助; ……故鞅以为难。”鲁昭公为归国执政所做的努力失败之后,继任的鲁定公在这方面的活动也未成功。其后继者鲁哀公又想借外国势力除三桓也归于失败。 鲁哀公十二年(公元前 483 年),季康子“用田赋”,进一步按田地面积征收赋税,承认土地私有,按封建方式剥削民众。
《史记 ·鲁周公世家》说:“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这说明以季氏为代表的新兴势力在鲁国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