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妄自菲薄的意思是什么(《出师表》中的20个成语、10句金句)

建兴三年(225年)春天,蜀汉丞相诸葛亮率领大军,深入不毛之地,“七擒孟获”,平息了南方的叛乱,稳定了国内的形势。

建兴四年(226年)五月,四十岁魏文帝曹丕因病英年去世,他的儿子魏明帝曹叡匆忙继位,魏国局势处在动荡不安中。

诸葛亮审时度势,认为这是一个统一全国、恢复汉室的好时机,他决定率军北上伐魏,夺取长安。尽管诸葛亮是托孤重臣,被后主刘禅尊为“相父”,可他没有独断专行,而是严格履行作为臣子的规矩和程序,为了取得刘禅的批准授权,他特意呈上了一篇千古奇文——《出师表》。

“表”是我国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在汉朝时期,臣子写给君王的文书分为四种文体,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一文里解释道:“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因为诸葛亮是在向刘禅陈述情况、请求授权出师,所以他了采用“表”这种文体。

建兴五年(227年)三月,刘禅读完这篇《出师表》后,被感动得是一把鼻涕一把泪,他立即正式下诏授权出师:“诸葛丞相弘毅忠壮,忘身忧国,先帝托以天下,以勖朕躬。今授之以旄钺之重,付之以专命之权,统领步骑二十万众,董督元戎,龚行天罚。除患宁乱,克服旧都,在此行也!”

刘禅为什么会被感动得涕泪纵横呢?我们先看一遍这篇《出师表》吧: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bì),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nú)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在这篇《出师表》里,诸葛亮用率直质朴的语言、恳切忠贞的感情,剖析了目前的严峻形势,提出了治理国家的正确举措,表达了对刘禅的殷切期望,抒发了他“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高尚情操。对于这样忠心耿耿、高瞻远瞩的相父,刘禅怎能不感动呢?

被感动得不仅仅是刘禅,还有历代的后人:

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咏史》一诗中感叹道:“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在《书愤》一诗中赞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南宋文人安子顺对《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和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这三篇文章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南宋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正气歌》一诗中表示:“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在这篇758个字的《出师表》里,诸葛亮创造了20个成语,留下10个名句,展露了他卓越的智慧和文采,脍炙人口、感人至深,您知道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一、20个成语,按照在文章里出现的顺序排列如下:

1、危急存亡:意思是情势危险急迫,关系到生存或灭亡。出自于“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妄自菲薄:意思是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出自于“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3、引喻失义:意思是指说话不恰当,不合道理。出自于“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4、陟罚臧否( zhì fá zāng pǐ):意思是赏罚褒贬。出自于“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5、作奸犯科:意思是为非作歹,触犯法令,指干违法乱纪的事。出自于“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6、志虑忠纯:意思是志向和心思都很忠诚纯洁,形容某人忠心耿耿,坚贞不二。出自于“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7、事无大小:意思是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出自于“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8、裨补阙漏:意思是补救缺点和疏漏之处。出自于“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9、有所广益:意思是收到更多的成效。出自于“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10、优劣得所:意思是优秀的人和才能一般的人都得到适合于发挥自己才能的位置。出自于“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11、亲贤远佞( nìng):意思是亲近有才能的贤人,疏远阿谀奉承的小人。出自于“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2、计日而待:意思是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出自于“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3、三顾茅庐:意思是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出自于“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4、夙夜忧叹:意思是整天的忧愁叹息。出自于“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15、深入不毛:意思是到了人烟稀少、愚昧落后的地方,不毛是我国古代的地名。出自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16、庶竭驽钝:意思是希望竭尽自己的平庸之才,这是表示自谦的一种说法。出自于“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7、攘除奸凶:意思是指铲除奸臣贼子。出自于“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8、斟酌损益:意思是仔细考虑,斟情酌理,掌握分寸。出自于“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9、察纳雅言:意思是认识、采纳正确的言论。出自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20、不知所言:意思是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出自于“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二、10个名句,按照在文章里出现的顺序解释如下:

1、指出蜀国当前所处危急形势的名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诸葛亮对刘禅表达殷殷期盼和劝勉的名句: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3、诸葛亮对宫中与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名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诸葛亮分析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名句: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5、表现诸葛亮自谦和志趣的名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叙述自己忠心耿耿追随先帝驱驰原因的名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7、表明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名句: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8、诸葛亮表达受命以来殚精竭虑、深恐辜负先帝托付的名句: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9、表明这次出师的战略目标的名句: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0、诸葛亮请求刘禅授权自己率军出师的名句: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