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纸鸢的诗是哪首(十首最有名的清代绝句)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大家较陌生,也不知他别的作品如何。但这首诗却写得流畅鲜活,能传达岀一种清新的生活气息。江南春早,“二月天”已能见到丘迟著名文章中写过的“草长莺飞”的景象了。“拂堤杨柳醉春烟”,造句甚佳。虽未写到春水,而有“拂堤”二字,水已在其中了,而且也为末句“趁东风”预先张了本。“杨柳”在风中飘拂,用“醉”来形容其摇曳之姿,以“春烟”来形容其成堆晃动的模样,都很有表现力。只两句,便成功地描绘岀一幅春光明媚的风景画。
但这些都只是背景,诗关注的还在儿童放风筝的场面。孩子活泼好动,若在平时,“散学”后,总要到处游荡,不知何时才能到家。如今却“归来早”,其中必有缘故。末句是答案:“忙趁东风放纸鸢。”“忙”解答了“早”的原因,表现出他们兴致之浓。我国二三月,多季节性持续的定向风,是放风筝最好的时候。风筝又是民间最普遍爱好的游戏手工艺品之一,会扎糊者众多。清末民初,还岀现《南鸢北鹞考工志》(纸鸢又称纸鹞)之类的图文书,介绍燕子风筝颇有特色,还被近之好事者将它挂在曹雪芹名下,冒充是他写的。总之,此诗所写的情景,是很有代表性的。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这首小诗,写下了一件在野外偶然看见的小事,事情是再细小、平常不过了,写出来却颇有诗趣。
一个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纵声高歌,声音响亮,回荡在树林间。忽然他停住没声了,紧闭双唇,下了牛背,原来他发现了鸣叫的知了,想要捕捉它呢!
诗仅二十字,分两部分。前半写牧童在牛背上放声高歌,无拘无束;后半写要捉鸣蝉前牧童的情态。其他细节在诗中都略去不写了,比如听到丛林间一片蝉噪之声,以及交代捕蝉的方法、过程和结果等等,只选取其中前后截然不同的姿态神情,形成鲜明的对比:“歌声振林樾”和“闭口立”。这样,一个天真活泼、调皮贪玩的村野间的放牛娃形象就跃然纸上了。所以,写诗作文,如何剪裁,十分要紧。
袁枚写诗,注重性情,善于捕捉一刹那间的感受,这首诗正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这是一首纯用白描手法写成的小诗。诗中并没有什么特别新奇的景物,诗人所见的现象实在也是最普通不过的,但写出来仍不乏诗趣。第一句五个字,也许会令人想起杜甫《春夜喜雨》诗中“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一联来。因为“月黑”之夜,一无所见,“渔灯”便成“孤光一点”了。远远看去,它就很像是一只“萤”火虫发出来的微光。忽然,微微风来,“簇”起水面的浪花,每一个涟漪都反射出这渔灯的光亮,所以再看时,又像这点“萤”光霎时间“散”开,化作“满河星”了。平常变成了奇妙。可见事物再普通,情景再细小,只要诗人善于捕捉并能从中找出诗来便是好的。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最喜欢,也最擅长画竹,他画的竹至今留存的也还不少。大多都能“冗繁削尽留清瘦”(《题画竹》),表现岀竹子坚韧不拔的风貌。他也曾多次将此诗题在自绘的竹石图上赠人,虽文字略有差异,但基本寓意不变(见《板桥全集》该诗的“编者注”),可见他自己也较满意这首借画来表达他为人志趣、操守的诗。以竹根扎在青山上非常牢固,来比喻自己一旦认定言行准则,立场是决不动摇的,用“咬定”“不放松”等语,生动而有表现力,他赋予竹以人的意志、品质。“立根”句,不但带岀题中的“石”字,也表明其根基不是受到外力便可轻易松动的泥土,而是有缝隙的岩石,即所谓“破岩”。表现岀对基础稳固很有自信。后两句用拟人化的手法更明显。虽以“千磨万击还坚劲”来咏竹,因用力过猛,略嫌生硬,但从咏怀述志的角度看,倒是很必要的。能经受住种种磨难打击,还保持坚挺刚劲,这就任凭你从哪个方向袭来的狂风,也奈何它不得了。寄兴寓情的目的已经完全达到。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辞官的原因,说法众多,除“避仇”外,还有因才高遭忌,得罪长官,为有权势者所恶,等等。总之是事不如意,非岀自愿。他的祖父、父亲都在京当过官,自己也自幼在京入塾读书,后来又在京为官多年,对北京是深有感情的,所以,此次他辞官南归,心中充满“离愁”是必然的。用“浩荡”来形容愁的深广,颇有充满海天的意味。“白日斜”,是借景来烘托心情,可能也有忧虑时势国运的象征意义在。“吟鞭东指即天涯”,是指骑马东行,顷刻间便与京师有天涯之隔了!其眷恋之情,已跃然纸上。龚自珍此次离京,正当春尽夏初、落花遍地的季节,诗人于是借“落红”自比,说“不是无情物”,是表明人是走了,但对朝廷多年的任用,尚存感念之心。末句“化作春泥更护花”,更是能震撼人们心灵的警句。意思是即使自己生命终结了,也能化作肥料即“春泥”,让未来的新生命更茁壮地成长,即“护花”之意。这就让全诗升华到一种忘我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了。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此诗的末端,原有作者自注云:“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祠万数,道士乞撰青词。”由此知道,原来是作者路过镇江,正遇上当地祠观中举行赛神会。这是一种迎神祈福的道教活动,所迎的尊神是玉皇大帝及风神、雷神,前来祠观祷告的百姓,数以万计。道士向作者讨要青词,诗人于是写了这首诗。所谓“青词”,是指供道士在祈神仪式上献给神的奏章文字,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故称青词,也叫绿章。
其实,这是龚自珍借祷神形式写成的一首发表政治见解的作品。其中有些用词,语意双关。如首句赞“风雷”有“生气”,表面上是对所迎的风神、雷神而发,实质则是表达中国的希望在于有风雷激荡般的变化来临,只有打破死气沉沉的局面,才能呈现一派勃勃生机。可眼前的现实却是“万马齐喑”,连一匹马的嘶叫声也听不到,这岂不“可哀”呢!这是作为风吼雷鸣激烈场面的对比而想到的。在封建政治的高压下,人们的思想受禁锢,言论被钳制,一片鸦雀无声,这国家还有什么希望呢!
诗人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期望,才有后面的祝祷语:“我劝天公重抖擞”。这“天公”,字面上恰好指所迎的“玉皇”,却为暗指人世间的皇帝而设,他希望朝廷不再畏缩怕事,苟且求安,无所作为,要重新振作起来,大胆地培育、提拔、任用各式各样的有用人才,为国效力。“不拘一格”四字,大有必须突破常规,不受旧有条条框框限制的改革胆识。能借祷词形式写岀有如此深度和高度的政治诗来,真是不简单啊!
论诗
【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说李杜诗“至今已觉不新鲜”是很大胆的,会让一些人听了不舒服,或许会以历来真正伟大的文学作品都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之类的话来加以反驳。但赵翼这话倒也说出了一个事实,即再好的诗,若天天喋喋不休地絮叨,也会令人厌烦;再正确的口号,天天挂在嘴边,听的人也会麻木,就像最美味的食品也不宜天天吃,餐餐吃。其实李杜诗的艺术魅力,并未因时代不同而丧失,问题还在于如何看待。赵翼的话是为反对明清以来诗坛长期弥漫着严重的复古主义倾向而发。他强调文学在不断发展演变,有其时代性,不能崇古非今,这无疑是很先进的观点。“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与其同题另一首诗“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的看法是完全一致的。此外,不同时代不能以同一种文体去论高下,明清能独领“风骚”的未必还是诗词,应该是戏曲、小说。诗,不同于论文,不可能说得面面俱到,能如此表达已是很了不起的了。
狱中题壁
【清】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此诗可视作谭嗣同的遗嘱。从他被捕入狱到慷慨就义,仅三天时间,他自知必死,却一心牵挂着在外逃亡和隐藏起来的同志,而自己则视死如归,毫无畏惧,坚信正义的爱国事业必后继有人,不可摧毁。这种精神在时隔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仍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诗用东汉张俭、杜根两个历史人物的典故,来指代被追捕而尚未罹祸的同道人,可谓恰当之至。张俭的典故,同时说出改革维新有善恶、爱憎分明的广大百姓的同情与支持。杜根的典故,以邓后擅权,代汉安帝临朝而专横暴虐的史实,来比照慈禧与光绪的关系,也酷似。
谭嗣同以“横刀”出名。光绪被慈禧所控,曾传密诏给康有为等,盼能设法相救。谭氏“拔刀以救上自任”,便夜访袁世凯,请其发兵相救。袁佯装应允,却马上向慈禧告密,政变于是就发生了。因此康有为称谭氏此举是“横刀说袁诏”(《六哀诗》)。在狱中的谭嗣同当然没有刀,所言“横刀”,是表示不惜随时献出生命的态度。又着一个“笑”字,真可谓豪气干云!他在临刑前,有绝命词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也是“我自横刀向天笑”精神的再现。诗的最后以“肝胆两昆仑”期望将来,也可见其信心是何等的坚定!
读陆放翁集
【清】梁启超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梁启超所处的是西方帝国主义不断侵略、欺侮中国,而自己国家又日趋衰弱的时代。所以他政治上提倡维新变法,文学上主张小说、诗歌革命。在他看来,无谓的伤春悲秋、吟风弄月、叹老嗟卑,以至于老套的相思别离、花间樽前、绮词艳曲,都应属“千年靡靡风”之列。翻一翻我国文学史,代代都有。这种委靡不振的文化氛围,严重地侵蚀着战士们的斗志,也使国家振兴自强、抵御外侮的意志消磨殆尽。在这种局面下,梁启超强烈地感觉到需要有一种以从军吃苦为乐,一心收复失土,愿为国效力,不惜任何牺牲的可贵精神。读陆游的《剑南诗稿》,言“从军乐”的诗篇,几乎随处可见,举不胜举,所以才有结句最热情的赞扬:“亘古男儿一放翁。”以“亘古”相称,就跟说“顶天立地”差不多,虽有夸张,却并不为过。这种对大丈夫气概、好男儿精神的赞美,既是作者诗学观的表现,更是时代的需要。
自题《红楼梦》
【清】曹雪芹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首以五言古绝体裁写成的仅二十字的小诗,是指导正确阅读《红楼梦》最重要的指南。它说明了书的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一、它只是一部小说,而小说的本质就是虚构,所以小说从头至尾(即所谓“满纸”)都是虚构而成的;二、然而,它产生的基础完全是现实的,是植根于真实的血泪辛酸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之中的。这两方面缺一不可,否则就必定迷失方向,走到邪路上去。
因而,“荒唐言”不限于指小说有石头“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这样荒唐的缘起,也不仅仅指小说中有“太虚幻境”“风月宝鉴”之类荒唐的情节。作者将广泛搜罗所得的见闻,结合自身的经历体验,运用大胆的艺术想象,创造了贾宝玉以及一大批非按某一真人为对象摹写的闺阁女子形象,虚构成一个以大观园女儿国为中心的故事等等,也都属“荒唐言”范围。
“一把辛酸泪”,圈定了写成此书的创作冲动产生的原因。这与作者家庭巨变、个人不幸,以及小说名之为《红楼梦》的含义完全一致,即由繁华似梦、欢乐成空的残酷现实所带来的血泪辛酸的感受。所以,凡与此类性质无关的故事,就不是此书产生的根基与源头。
花了十年时间,五易其稿,辛苦地写成此书,人们因而都说作者太“痴”,可又有谁能真正领会到其中的滋味呢?在这里,作者诉说他难以直言而生怕不能被人理解的曲衷。但直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有不少的所谓“红学研究者”,他们总从“满纸荒唐言”中去寻找出真人真事来。殊不知在一部虚构的小说中,是插不进一个真人去的。这些“研究者”还不只把人物对号,而且因立论需要,又大胆编造出许多与“辛酸泪”毫不相干的离奇故事,说那是“历史真相”,让“研究”结果也成了“满纸荒唐言”。这不但不能“解味”,还让好端端的《红楼梦》全变了“味”。看来两个半世纪前作者的慨叹,并非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