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市地图及历代政区沿革及成因分析,中山国、定州、博陵郡、中山府
古定州,即今河北省定州及周边县市,有中华第一塔——定州塔,闻名于世!
本文分六部分介绍定州:
一、春秋、战国、秦时期的定州;
二、两汉、魏、晋中山国(郡)时代;
三、南北朝、隋时期的定州,定州最辉煌时期;
四、 唐、宋、金时期的定州(中山府),辉煌依旧;
五、 元、明、清时期的定州(中山府),走向平淡;
六、总结及评价
一、春秋、战国、秦时期的定州
定州,据记载最早为管仲筑城(杜预谓之管仲城)。齐桓公三十七年(前649年),齐国国相管仲在今定州境内筑一城,即今定州城。
- (1)春秋时属鲜虞国地(国都新市,今正定新城铺,同时鲜虞人建肥国和鼓国,组成城邦联盟)。前506年,鲜虞国改称中山国(定都中人城,在今唐县西南),定州之地属于中山国。
- (2)战国时期,前414年,中山国迁都于顾(今定州,一说顾即鼓,在今晋州),不久(前407年)为魏所灭,属魏。后复属中山国(前380年复国,都灵寿),又属赵(前296年,赵灭中山国)。
- (3)秦先属巨鹿郡,后隶恒山郡。
二、两汉、魏、晋中山国(郡)时代
西汉今定州境内有卢奴等四县;东汉、魏、晋,定州境内有卢奴等三县。
卢奴(今定州),安险=安熹(今定州固城村),
新处(今定州大辛庄镇),苦陉=魏昌(今定州邢邑镇)
《舆地志》记载:卢奴城北临滱水,南面泒河,杜预(魏晋时期人物,晋灭吴之战的统帅之一,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春秋释例》)谓之管仲城。
关于中山国(郡)治所,卢奴县得名的由来,郦道元在《水经注》里有详细的描述,如下:
卢奴城内西北隅,有水渊而不流,南北百步,东西百余步,水色正黑,俗名黑水池。或云水黑曰卢,不流曰奴,故此城藉水以取名矣!——《水经·滱水注》
- (1)西汉
西汉初年置中山郡,前154年改为中山国(刘备口中的先祖中山靖王刘胜即是第一代中山王)。中山国,都卢奴(今定州城)辖县十四:卢奴,北平、北新城、唐县、深泽、苦陉、安国、曲逆、望都、新市、新处、毋极、陆成、安险。
刘胜时期的中山国。司马迁《史记》中称刘胜为“汉之英藩”。
又记载刘胜“乐酒好内,有子枝百二十余人”。盖“乐酒好内”乃是刘胜存身的韬光养晦之策,“汉之英藩”才是真正的刘胜!
- (2)东汉
东汉仍为中山国,治卢奴,领县十三:卢奴、北平、北新城、唐县、深泽、苦陉、安国、曲逆、望都、新市、毋极、陆成、安险。
- (3)魏
三国魏仍名中山国,治卢奴(今定州城)领县九:卢奴、北平、新市、唐县、望都、魏昌、蒲阴、安熹、广昌。
- (4)西晋
西晋仍称中山国,治卢奴(今定州城)辖县八:卢奴、北平、新市、唐县、望都、魏昌、蒲阴、安熹。
三、南北朝、隋时期的定州,定州最辉煌时期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最为混乱的历史时期,但却是定州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历经十六国、北魏、东魏、北齐、北周以至于隋,定州先是为后燕的国都(奠定了定州的地位),北魏设置行台(相当于省级建制),北周、隋置总管府。
后燕慕容垂以弗违(改卢奴为弗违)为国都,置中山尹,后燕此次定都中山,奠定了中山郡(定州)在整个北朝时期的政治、军事地位,其影响之深远,波及至隋和唐朝初年。
- (1)北魏、东魏
北魏复为中山郡,治卢奴,并置安州,设行台。天兴三年(400年),改安州为定州(定州得名之始)。
在北魏、东魏时期定州辖郡五,即:中山,常山、博陵、北平、巨鹿。中山郡治卢奴,领县七: 卢奴、上曲阳、魏昌、新市、毋极、安喜、唐。
东魏沿袭北魏旧制,不赘述。
行台:行台之名,始于魏晋,为出征时随其所驻之地设立的代表中央的政务机构,北朝后期,称尚书大行台,设置官属无异于中央,自成行政系统。(元代行省,即继承行台制度,现代的省也是由此而来。)唐贞观以后渐废。
- (2)北齐、北周
北齐改称鲜虞郡,北周置总管府。
- (3)隋
隋开皇三年(583年),置定州总管府,治鲜虞(卢奴改安熹又改鲜虞,即今定州市)管辖定州、冀州、灜州三州军事。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定州为博陵郡,治鲜虞(今定州市),辖10县,即:鲜虞、北平、唐、恒阳、新乐、隋昌、毋极、义丰、深泽、安平 。
四、 唐、宋、金时期的定州(中山府),辉煌依旧
- (1)唐仍称定州
定州治安喜,统县十:安喜、义丰、北平、望都、曲阳、陉邑、唐、新乐、无极、深泽。
其中安喜(鲜虞改称安喜)与义丰(今安国)为紧县;北平(今顺平)、望都、曲阳、唐县、无极为上县;陉邑(本隋昌,唐改唐昌,天宝年间改陉邑,即今定州邢邑)、新乐、深泽为中县。(县的级别,望、紧、上、中、下的解释见冀州篇)
- 唐朝初年定州总管府的设置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定州,辖10县,设定州总管府,领州五:定州、恒州、并州、灜州、廉州。武德六年(623年)升为大总管府,管河北三十三州,七年(624年)改都督府,贞观七年(633年),罢都督府。(天宝初,改称博陵郡。乾元初,复称定州)。建中二年(782年),分成德节度使置义武节度使治于定州,辖二州:定州、易州。(短期领沧州)。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定州总管府的设置,大概是由于继窦建德之后的刘黑闼起义。622年刘黑闼被李世民打败,逃亡突厥,同年六月刘卷土重来,后李元吉、李建成相继率军进讨。特别是到了623年太子李建成亲自赴河北平叛,故定州由总管府升为大总管府,统辖河北地区的33州,同年平定了刘黑闼的割据势力。故第二年(624年)降为都督府,随着河北地区起义残余部队的肃清和政局的稳定,贞观七年(633年),裁撤都督府。
故唐朝初年的总管府(都督府)的设立是临时的军事管制的机构,随着地区的稳定,相应总管府也随之裁撤。
- 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时代,义武节度使的成立
首任成德节度使(治恒州,今正定)李宝臣死后,其子李惟岳求袭父位,朝廷不许,李擅称节度使反叛朝廷,李惟岳的大将张孝忠以易州归降朝廷,朝廷任命其为成德节度使,讨伐李惟岳。
之后张孝忠占据易州、定州,为义武节度使(治定州)。义武镇贯穿于整个唐王朝,与河朔三镇(卢龙、成德、魏博)不同,义武节度使一直效忠于唐王朝,并长期作为唐朝廷遏制河北三镇的桥头堡,直到后梁时期被李存勖拿下,义武节度使遂废。
- (2)宋称定州(也称博陵郡,定武军节度,后升中山府)
辖县七:安喜、无极、曲阳、唐县、望都、新乐、北平(今顺平县)。(安喜、无极为紧县,曲阳、唐县为上县,望都、新乐为中县,北平为中下县)
宋庆历八年(1048年)置定州路。为河北四安抚司路之一。统辖:定州、保州、深州、祁州、广信军、安肃军、顺安军、永宁军。
安抚司主要是负责军务和治安的一个衙门,俗称“帅司”。关于河北四安抚司路的设置,很大原因是由于庆历七年(1047年)发生在河北地区的王则起义,再有就是河北之地处于宋辽的边境地带,为军事重地。(另外河北还有两个转运司路,即河北西路、河北东路。转运使司是负责一路的钱粮财赋,兼考察官吏和其他行政事务的衙门,俗称“漕司”)
赵桓(即后来的宋钦宗)被封为定王,政和三年(1113年),定州作为定王的封地(钦宗潜邸),升定州为中山府(定州为府之始)。
定州路的出现,是定州历史上行政、军事地位的又一个小高峰。宋时,定州为防守河北的边防重镇之一。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挥师南下,进围京师汴梁,(钦宗)诏割三镇(太原、中山、河间)于金。中山府即为三镇之一。
- (3)金称中山府
金天会七年(1129年)降为定州,不久又升为中山府。
中山府治安喜,统县七、镇二:安喜、新乐、无极 、庆都、曲阳(镇一:龙泉)、唐县(镇一:军城)、永平(1214年升完州,今顺平县)。
五、 元、明、清时期的定州,走向平淡
- (1)元
蒙古(元)太祖十四年(1219年),归蒙古,仍为中山府(领祁、完二州,后割二州隶顺天路(即保定路),为散府,隶属于真定路)
中山府治安喜,辖县三:安喜(中)、无极(中)、新乐(下)。
很显然,在元代以后随着保定路的设置和崛起(宋、金时期保定仅为保州辖一二县,元始升大藩),中山府(定州)身处保定和真定的夹缝之间,已无发展空间,行政地位开始下降,旧属各县也纷纷划归保定和真定。
元及元以后的定州虽然也辖县称州(府),但已经不能和之前的地位同日而语。定州(中山府)开始了从属于路、府的时代(清雍正至清末,为定州直隶州,直属于省)。(言说至此,突然有种英雄迟暮之感)
- (2)明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中山府为定州,属真定府。
洪武三年(1370年)以安喜县省入定州(安喜之名消失),领县三:新乐、曲阳、行唐(正统十三年(1448年)以后归真定府)。有清风店巡检司。
- (3)清
清初沿袭明旧制,仍曰定州属真定府,领县二:曲阳、新乐。
雍正二年(1724年)升定州直隶州(冲,繁,疲,难),领县二:曲阳(简)、深泽(简)。
(县的分类,冲,繁,疲,难和简的解释见冀州篇)
六、总结及评价
- (1)总结
定州城,肇始于春秋管仲城。战国曾为中山国都(短期),后世承袭中山之名。两汉、魏、晋皆为中山国。
随着十六国时期,后燕建都中山,奠定了南北朝以至于隋、唐定州的军事、政治地位。北魏置行台、北周、隋置总管府。
唐设总管府、大总管府、都督府、义武节度使。宋置定州路,又升为中山府,金亦为中山府。
元为中山府,明、清为定州,清雍正后升定州直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