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分不足是什么意思(综合评分不足什么原因?)
很多客户借款被拒,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综合评分不足”。

综合评分不足到底是什么意思?
银行综合评分是根据什么标准?
今天就来对号入座,预估下你在银行系统里的综合评分等级~
什么是综合评分
简单来说,综合评分就是借款平台对申请人个人资质情况以及过往用卡情况的一个综合评定,如借款人的工作、年龄、婚姻状况、经济能力、信用记录、负债状况等个人信息按标准评分后,所有分数累加得到的总和。
除人行征信外,银行还会定期采集第三方征信数据,像芝麻信用等,都是作为参考评分的依据对象。所以,不要以为不上人行征信就查不到你的网贷、负债等信息。
哪些因素会影响综合评分
01 逾期次数
银行是非常看重逾期次数的,一个失信的人是很难在银行借钱的。我们经常提的一个标准是不能连三累六,不能当前逾期。
02 负债
负债率过高说明你面临高额的债务,银行出于风险管理也会不借钱给你。一般信用卡使用率建议在20%-70%,贷款笔数≤3笔。
03 申请次数
申请信用卡或者申请贷款次数过多,银行会认为你最近很缺钱,也不会借给你。一般而言,2个月内申请不超过4次,3个月内不超过10次。
04 收入情况
收入不够或者流水不够,银行会认为你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还款,所以被拒。一般来说,流水需为月还款的两倍。
05 工作情况
工作不足6个月或者不足一年,会被判定为收入不稳定,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行业是银行禁入行业。
06 个人资质
例如有无房子,有无车子,学历,社保,公积金等。
综合评分参考标准
银行具体是如何对用户进行评定的呢?不管你需不需要贷款,都可以对照算算得分,看看你在金融机构眼里信用是什么等级。
准备好,来自测一下~
第一类:自然情况(共44分)

→ 相比单身,已婚有子女者家庭责任感更重,不会轻率做出辞职或跳槽的举动,工作更趋于平稳;
→ 本地人士亲戚朋友、工作、住房等都在当地,跑路的概率较小,风险相对可控,而外地户籍的朋友,流动性较大,一旦违约,就容易给催收增加难度;
→ 文化程度越高,对于征信也会比普通人看得更重,会懂得维护自身的名誉;
→ 30-40岁的借款人大多处于事业上升期,而又离退休有很长一段时间,还款能力很容易被归为稳定的队列,贴上高额贷款的标签也不是什么难事。
第二类:职业情况(共57分)

→ 在业界有一定声望,在公司有一定地位的管理人员,一来还款能力稳固,二来较为珍惜个人信誉,还款意愿相对积极主动,容易博得银行青睐。但如果是自雇人士,银行又会拿出另外一套理论:创业有风险,放款需谨慎;
→ 收入稳定、捧着“铁饭碗”的公务员,会凭借“身份特权”成为贷款界最吃香的人,可以说丝毫不费吹灰之力,信用贷款额度便可以达到月入十几倍的高度。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国企、世界500强企业员工,也会拜职业光环所赐,享受到非凡“贷遇”;
→ 在现单位工作时间越久,越是体现了工作和还款能力的稳定性,反之亦然。
第三类:家庭情况(共25分)

→ 家庭人均收入和还款能力大小紧密连接,是否身负债务?债务的大小在这部分里面的占比还是挺大的,老话也说“无债一身轻”。
第四类:财务情况(共22分)

→ “房屋在手,安全感我有”正是银行的写照,因为手中多了一个筹码,所以求得了安全感,打出分数也自然更高一筹,更是不惜在收入门槛上降低一截。
有房一族,银行一来不会担心你花费极大的违约成本跑路,二来会对你的经济实力刮目相看,认为这笔小钱不至于让你赖账不还。
第五类:其他情况(共36分)

总结一下小规律:
· 女的比男的分高;
· 老年比青年分高,壮年比老年分高;
· 结婚并且有孩子的,比其他人高;
· 学历越高,分数越高;
· 本地比外地分高;
· 驾龄长的分数高;
· 身体好的分数高;
· 单位、工作越稳定,分数越高;职位和收入越高,分数越高;
· 职位再高,也最多比没职位的人高9分;
· 有房的比有存款的分数高,有存款比有车的分数高。
根据上诉五类情况的得分,看看你的信用是哪个级别:
